最热 AI 视频总结 2024-02-08

第02节语法02

23:21

1. 📝 第02节语法02 (10次总结)

暂无总结
真正有一天你懂得你终无所得,却用了20年 杨宁老师

06:57

2. 📝 真正有一天你懂得你终无所得,却用了20年 杨宁老师 (7次总结)

暂无总结
《闲 话 手 淫》「杨宁老师」

10:05

3. 📝 《闲 话 手 淫》「杨宁老师」 (6次总结)

暂无总结
1.3编写一个Hello World程序 - 《Qt6 C++开发指南 》2023(上册,完整版)

16:58

4. 📝 1.3编写一个Hello World程序 - 《Qt6 C++开发指南 》2023(上册,完整版) (6次总结)

暂无总结
2023年经济大事件,债务周期与去杠杆【春节特别节目】

23:39

5. 📝 2023年经济大事件,债务周期与去杠杆【春节特别节目】 (5次总结)

2023年经济大事件:债务周期与去杠杆【春节特别节目】

在达里欧的《债务危机》一书中提到,从信贷诞生的那一刻起,债务周期和经济周期就随之产生。通缩性的债务周期主要包括七个阶段:早期阶段、泡沫阶段、顶部萧条阶段、和谐的去杠杆化阶段、推绳子阶段、正常化阶段。实际上,经济周期并非高深莫测,也不是虚无缥缈的东西。借款人在借款时,实际上是在向未来的自己借钱。当借款人借款到一定程度时,他们必须降低自己的消费水平以偿还债务。

债务周期的微观表现

一个人的支出就是另一个人的收入。这种先借款消费、后紧缩开支的微观现象,在宏观上就表现为经济周期。目前,我们已经进入了紧缩开支的阶段。2023年,大家普遍觉得钱不好挣,这就是最直观的体现。那么,如何走出这个阶段呢?只有一个方法:去杠杆,减轻债务负担。从历史的经验来看,减轻债务负担主要有四种方法:

  1. 财政紧缩,减少支出。
  2. 债务违约和重组,强行让债务消失。
  3. 央行印钞购买资产,用通胀稀释债务。
  4. 将资金和信贷从充足的领域转向不足的领域,实现财富的再分配。

和谐的去杠杆

和谐的去杠杆,就是均衡使用上述四种措施,降低债务与收入的比率,保持可接受的经济增长率和通货膨胀率。如果有足够的刺激措施,例如印钞、债务货币化和货币贬值等,就可以抵消财政紧缩或债务违约带来的通货紧缩,使得楼市、股市和居民收入再次进入上涨阶段。这是我们政策层面正在努力的方向。

然而,这些措施会带来不同的受益方和受损方。在农历新年到来之际,我们用债务周期的框架回顾2023年的经济大事件。视频中的配图包含了几乎过去一年我们所做的所有节目,大家可以到我各大平台的首页上回顾观看。


<title>2023年经济大事件,债务周期与去杠杆【春节特别节目】</title> <transcript>在上一部分,我们回顾了2023年的一些经济现象。现在,让我们继续看看这一年的经济大事件。

2023年经济回顾

  • 货币投放与物价:尽管中期麻辣粉单月净投放达到8000亿元,创下历史新高,但物价并没有大幅上涨。3月份,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0.6%,而CPI仅上涨0.7%。网上舆论炒作通货紧缩,但实际上我们更担心的是生活成本的上升。

债务转移与货币流通

  • 债务转移:中国的债务转移是自下而上的,新增货币对应着企业、居民和地方政府的债务。如果这些债务对应的资产贬值,将直接影响借贷意愿,导致货币在地方政府、国企和银行之间空转。
  • 货币流通:央行对商业银行新增贷款规模的要求并未降低,导致商业银行大量发放经营贷和消费贷,部分流入房地产市场。房价不稳定,债务期限临近,贷款出现问题,银行高管面临巨大压力。

产业升级与内需

  • 产业升级:2023年,中国汽车销量超过美国,造船业逆袭,人工智能爆发。产业升级需要企业参与,国家将引导资金进行股权投资,解决经济问题。
  • 内需支撑:庞大的内需是中国的底气。光伏企业和半导体产业的突破,展示了国内市场的潜力。华为Mate60的推出,标志着中国手机基础技术的自主化。

金融体系与政策调整

  • 金融体系:中国的金融体系中,银行资产占比超过90%。未来,金融强国的目标是支持实体经济,特别是科技行业的发展。
  • 政策调整:2023年,中国财政赤字率定在3%,但实际需求更大。特别国债的发行和财政赤字率的提升,显示了财政发力的信号。

债务周期与未来展望

  • 债务周期:债务主导的财富逻辑运行了30多年,全球都在面临债务问题。美国债务上限的提高,反映了全球债务问题的严重性。
  • 未来展望:2024年,中国有望通过财政刺激和货币政策,减轻居民、企业和地方政府的债务负担,推动经济增长。

以上就是2023年的经济大事件概述。希望这些信息能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当前的经济形势。



2023 年经济大事件,债务周期与去杠杆【春节特别节目】

债务危机与去杠杆

  • 日本在债务货币化的道路上走得太远,央行直接购买股票、公司债券等高风险资产,最终形成了风险国家化、债务全民化、收益个人化的畸形状态。
  • 美国一直用零和博弈和冷战思维对待中国,不断合纵围堵中国。
  • 中国在中亚、中东、南美等地区开展外交活动,瓦解美国的合纵策略。

人民币国际化

  • 人民币国际化之路仍然任重道远,需要付出很大的代价,也需要特定的历史契机。
  • 2023 年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的主基调是强监管,人民币走出去主要服务于一带一路,全面的人民币国际化或许不再是我们短期的追求。

中东局势

  • 2023 年 10 月 12 日,巴以冲突爆发,让石油的价格短期内无法下跌,也给了美国降息带来的压力。
  • 6 月份,胡塞武装不顾美国的警告继续发动袭击,2024 年开年美军便宣布全球最大的核动力航母福特号撤离中东。

债务危机的本质

  • 达里欧在《债务危机》一书中强调,债务问题的本质就是坏账资源错配。
  • 解决债务问题的关键就是在不造成任何政治、经济、社会问题的情况下,把这些坏账带来的损失在时间和空间上分摊好。

经济周期

  • 经济周期就是债务周期,万物皆有周期,周期性的波动是市场自我调节的一种重要体现。
  • 个体和行业在周期面前都是渺小的存在,我们不能改变周期,但是可以利用周期的预测方向帮助我们找准自己的节奏,做好未来的规划。
第03节语法03

40:00

6. 📝 第03节语法03 (5次总结)

暂无总结
【精神分析】为何讨好别人是PUA?为何总感觉被偷拍?为何喜欢伪装,不满足享乐?|癔化癔化!

08:15

7. 📝 【精神分析】为何讨好别人是PUA?为何总感觉被偷拍?为何喜欢伪装,不满足享乐?|癔化癔化! (5次总结)


精神分析:理解PUA现象与心理异化

异化的普遍性与主体构建

异化广泛存在于神经症主体中,特别是在异症(指严重的精神病理状态)个体身上,他们的异化表现更为突出。主体的构建是基于大他者(如社会、文化等外部力量)的欲望,而异极欲望则源自大他者的欲望。异化表现为个体将大他者的欲望视为神圣,并试图符合这些欲望以获得被大他者所欲望的地位。

他者性维度的强化

异化者渴望被每一个人所欲望或认可,因此他们将每个人都视为潜在的大他者。部分异化者会在寻找伴侣的过程中特别注重获取伴侣的认可,因为他们视伴侣为其大他者的一部分而非所有人的代表。为了揣摩伴侣的需求,他们可能参考吸引力法则、心理学书籍等内容,按照理想的伴侣形象塑造自己,这种表演性质是异化者的一大特点。

讨好行为的本质

讨好并非简单地服从他人的意愿,它是一种策略,目的是为了被他人所欲望。通过迎合他人喜好,异化者企图成为“对象A”,即处于一个永不满足并持续索求的状态。例如,有些人期望伴侣永远爱他们,并提出各种承诺,意在成为伴侣心中永恒的理想对象。

从奴隶到主人的转变

当异化者成功变成他者所欲望的对象时,他们实际上获得了操控他者的权力。他们可以利用自己的受欢迎地位来操纵大他者(伴侣或其他人),无论是施加压力还是给予奖励。在这个过程中,异化者从最初的讨好者变成了拥有主导权的主人,他们的讨好行为本质上是对他人心灵的操控,包括PUA(Pick-up Artist)行为。

对满足享乐的恐惧与逃避

异化者由于害怕过度享乐可能导致自我存在感的丧失,常常选择避免满足。尽管他们有时会体验到短暂的极致愉悦,但他们担心这将带来毁灭性后果,因而始终处在不满的状态。这种不满反而让他们觉得活着并存在,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抗拒过度的享乐。

解决途径:与大他者分离

针对异化者的问题,建议重新审视并逐渐认识到大他者并非真实存在,不必盲目认同大他者的话语。与其被动接受欲望,不如积极寻求成为欲望的一方,主动承担责任,挑战自我。同时,应当勇于面对和克服对满足享乐的恐惧,拥抱生活中的困境,而非刻意制造新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