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热 AI 视频总结 2025-06-06

Midjourney镜头语言

02:04

1. 📝 Midjourney镜头语言 (16次总结)

摘要

本视频系统讲解如何通过特定英文提示词精准控制Midjourney生成不同构图效果,包括特写、俯拍、对称构图等十余种镜头语言。作者通过对比基础提示词与添加镜头关键词的成图差异,直观演示了如close up(特写)、medium shot(中景)、top view(俯视图)等术语的实际应用效果,并强调调整纵横比可优化构图。最后提供整理好的镜头提示词合集供观众领取。

亮点

  • 📸 特写镜头进阶控制close shotclose up的镜头距离稍远,可避免画面过于贴近主体,适用于需要保留部分背景的特写需求
  • 🎭 万能人像构图词medium shot是生成肖像时的通用提示词,能稳定输出半身或腰部以上构图,适合快速出图
  • 🛸 特殊镜头效果fisheye(鱼眼镜头)可创造夸张的弧形畸变,增加画面趣味性和视觉冲击力
  • ⚖️ 对称美学应用symmetrical balance提示词强制生成轴对称构图,适用于建筑、艺术类主题的严谨布局
  • 🎚️ 构图比例调整技巧:使用rule of thirds(三分法)时若效果不理想,可尝试修改纵横比参数(如3:2)优化主体位置

#AI摄影技巧 #Midjourney教程 #镜头控制 #提示词库 #构图美学

思考

  1. 如何领取视频中提到的完整镜头提示词合集?是否需要满足特定条件?
  2. 当使用top viewbird's-eye view时,如何通过提示词进一步区分两种俯视视角的差异?
  3. 若想生成动态模糊或长曝光效果的镜头语言,应使用哪些专业术语提示词?
神秘游资现身大胡子直播间:2万哥分享悟道心法。疑似北京炒家

15:22

2. 📝 神秘游资现身大胡子直播间:2万哥分享悟道心法。疑似北京炒家 (16次总结)

摘要

这段视频记录了一位自称“2万哥”的神秘炒股高手与主播“大胡子”的连线对话。2万哥分享了他从亏损到盈利的“悟道”心法,强调了交易纪律、执行力、寻找适合自己的交易模式以及控制回撤的重要性。他指出,炒股成功并非靠资金量大小,而是通过严格的自我磨练和认知提升。

亮点

  • 📉 2万哥指出,散户在股市中亏损是常态,成功之路往往伴随着多次“腰斩”,但关键在于能否在困境中坚持并“悟道”。
  • ⚖️ 他强调交易纪律和执行力是炒股的基础,比选股更重要。即使拥有成功的交易模型,若无执行力,也无法盈利。
  • 💡 2万哥建议从2万元小资金开始,通过不断买卖来锻炼执行力,直到对买卖决策毫无心理障碍,达到“心中无敌顶”的境界。
  • 🔄 第二阶段是寻找并测试适合自己的交易模式,而非盲目模仿他人。通过小资金反复尝试,直到找到单月成功率能达到50%的模式。
  • 🧘‍♂️ 最终阶段是去除“无效交易”并学会控制回撤,这需要极大的毅力和自我反省。他认为真正的“悟道”并非找到必胜模式,而是不断磨砺自己,与市场和自身弱点斗争。

#炒股心法 #交易纪律 #执行力 #股市悟道 #小资金实战

思考

  1. 2万哥提到的“2万炒股心法”具体操作步骤是怎样的,如何确保在小资金阶段不至于完全亏光?
  2. 视频中提到的“无效交易”具体指哪些类型的交易,以及如何有效地识别并去除它们?
我又要创业了!

16:54

3. 📝 我又要创业了! (16次总结)

摘要

王自如在视频中回顾了自己过去15年的创业历程,从香港求职的困境到创立科技媒体ZIER,再到加入格力,最终决定重新在AI领域创业。他坦诚地分享了创业的挑战、迷茫和对未来的思考,表达了对产业互联网和AI技术的热情,以及用AI技术服务产业数字化升级的决心。他感谢了帮助过他的人,并期待与大家在新的社交媒体平台上继续交流。

亮点

  • 😥 求职维艰,初尝创业滋味: 2009年金融危机后,王自如在香港求职屡屡碰壁,最终抓住机会进入咨询公司,并开始制作科技视频,这激发了他第一次创业的念头,创立了科技媒体ZIER。
  • 🧭 蛮荒创业,摸索前行: 在科技新媒体行业初期,一切都充满未知,王自如和团队在没有经验的情况下摸索商业模式,引入外部投资,经历了快速发展,也面临了诸多挑战。
  • 🧭 时代变迁,重新审视自我: 随着消费互联网红利逐渐消失,王自如开始思考互联网的下半场在哪里,以及自己人生的下半场应该如何选择,他意识到趋势的重要性,并开始关注产业互联网。
  • 抓住机遇,挑战自我: 加入格力对王自如来说是一个难得的机会,他可以深入了解产业现状,验证自己对产业互联网的判断,尽管面临巨大的压力和挑战,他最终决定勇敢尝试。
  • 🔥 重燃热情,All in AI: 离开格力后,王自如并没有消沉,而是看到了AI技术带来的巨大机遇,他决定重新创业,用AI技术服务产业数字化升级,并坚信这将是他人生加权求和的结果。

#创业 #AI #产业互联网 #数字化转型 #人生选择

思考

  1. 王自如在AI内容创业方面,具体会选择哪些高度聚焦的应用方向?
  2. 王自如提到的“解决所有的泥的问题”具体指的是什么?他将如何解决?
  3. 王自如未来用AI技术帮助传统产业加速数字化转型的具体形式和启动时间是什么?
当一个激进的中年男性,试着理解自己和世界的关联

28:38

4. 📝 当一个激进的中年男性,试着理解自己和世界的关联 (15次总结)

摘要

本集是马督工(任冲昊)与全嘻嘻的深度对谈。43岁的马督工回顾了从土木工程师转行媒体人的二十年历程,探讨了个人思想演变与时代的关系。他剖析了引发巨大争议的"社会化抚养"理念,强调其核心是监督父母责任而非剥夺亲情;反思了"公知"的定义,认为其本质是引导公共思考的荣誉;批判了媒体过度商业化的危害,并分享了自己做独立媒体的原则——说真话、允许内部辩论、保持普通人视角。他提出"解释世界才能解释自己",认为在剧烈变迁的时代,个体需通过理性分析社会结构来锚定自我身份。

亮点

  • 💡 社会化抚养的核心是监督——马督工指出该理念旨在用监督教师的标准监督父母,若父母失职应剥夺抚养权,但保留亲子间的情感互动,将繁琐的养育工作社会化以"解放人类"。
  • 🏗️ 时代红利与个人选择——他坦言零几年土木行业"用麻袋分钱"并非传说,但自己主动转行做媒体拿低薪,因物质需求极简且未曾经历匮乏,认为这是特定时代的幸运。
  • 📰 媒体不应赚大钱——结合亲身经历(如记者借矿难勒索地方政府),他强调正常社会需警惕媒体暴利,否则内容会被资本裹挟;好媒体需内部激烈辩论、说相信的话。
  • 📱 前智能手机时代更匮乏——驳斥"脑腐"论时,他描述前互联网时代县城生活的空洞:普通人以闲聊喝酒消磨时间,孩子甚至需用生命冒险换取刺激,认为低质内容至少填补了精神空白。
  • 🌪️ 身后世界的崩塌——作为农村背景的80后,他目睹同代人因拆迁、婚恋、生存压力接连消亡,指出农业社会稳定的身份认同已瓦解,工业社会赋予自由也带来迷茫,需用理性解析社会结构才能定位自我。

#社会化抚养 #媒体人转型 #时代断裂 #公共知识分子 #理性启蒙

思考

  1. 社会化抚养如何具体界定"父母失职"标准?监督机制如何避免权力滥用或侵犯家庭隐私?
  2. 马督工强调媒体人需体验普通生活,但普通人进入媒体行业面临低收入困境,理想与现实如何平衡?
  3. 当"解释世界"的理性分析与个人情感体验冲突时(如对故乡消逝的伤感),个体该如何自洽?
什么是学霸?什么是学渣?

03:04

5. 📝 什么是学霸?什么是学渣? (14次总结)

摘要

本视频讲述了作者在北大求学期间,与“学霸”同学的对比,以及后来在金融和教育领域的经历,反思了传统学霸学渣的定义,并认为人工智能的发展重新定义了智力,强调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天赋和擅长领域,不应局限于做题能力来衡量。

亮点

  • 🤯 智商碾压: 作者在北大期间,亲身经历了与智商超群的同学之间的差距,意识到北大内部的智商差异可能比北大与普通人之间的差异更大。#北大 #智商碾压 #学霸
  • 🧑‍🏫 天赋异禀: 作者发现自己擅长将复杂的概念用通俗易懂的方式讲解,并乐在其中,这成为了他选择教育事业的重要原因。#教育 #天赋 #擅长
  • 💼 多元发展: 作者的创业经历和副手的例子表明,除了学术能力,商业经营、人际交往和情绪感知等能力同样重要,甚至在某些领域更为关键。#创业 #人际关系 #情商
  • 🤖 重新定义: 人工智能的发展使得传统的学霸学渣定义变得狭隘,因为智力不仅仅体现在做题能力上,还包括创意、人情世故等多个方面。#人工智能 #智力 #重新定义
  • 🤔 反思标签: 作者质疑了学霸学渣的标签,认为很多人只是在特定领域不擅长,但在其他方面可能拥有惊人的天赋,呼吁不要用单一标准衡量人的价值。#学霸 #学渣 #标签

#教育反思 #多元智能 #个人价值

思考

  1. 如何在教育中更好地发掘和培养学生的多元智能,而不是仅仅关注考试成绩?
  2. 在人工智能时代,我们应该如何重新定义“成功”,以及如何帮助学生找到自己的优势和价值?
  3. 如何避免“学霸”标签带来的压力,以及如何帮助“学渣”发现自己的闪光点?
骗到国家差点破产?! 越南女首富被判死刑 | 越南经济背后...

14:27

6. 📝 骗到国家差点破产?! 越南女首富被判死刑 | 越南经济背后... (13次总结)

摘要

2024年4月,越南女首富张美兰因犯下东南亚乃至全球史上最大的金融欺诈案被判处死刑,涉案金额高达400多亿美元,相当于越南GDP的10%。本视频深入剖析了张美兰从街头小贩到房地产女王、再到金融巨鳄的崛起之路,揭示了她如何利用灰色交易、贿赂官员和操纵银行进行大规模诈骗,并探讨了此案背后折射出的越南经济环境问题及其“熔炉”反腐运动的深远影响。

亮点

  • ⚖️ 世纪审判与惊人涉案金额: 2024年4月,越南女首富张美兰因犯下东南亚有史以来最大的金融欺诈案被判处死刑,涉案金额超过400亿美元,相当于越南全国GDP的约10%。
  • 💸 央行紧急注资: 张美兰被捕后,越南央行被迫紧急注资240亿美元特别贷款以填补窟窿,避免因其一人拖垮整个国家经济,这笔金额占越南当时外汇储备的三分之一。
  • 📈 从街头小贩到房地产女王: 张美兰从16岁开始与母亲在西贡(胡志明市)贩卖化妆品,凭借出色的人际处理和谈判天赋,在越南改革开放后抓住机遇,创办万盛发公司,并成功进军房地产,拿下多个地标项目,成为胡志明市的“房地产女王”。
  • 🏦 非法控股银行: 2011年,张美兰通过说服越南央行合并三家小型银行,组建西贡商业银行,并利用70多个代理股东规避法律限制,实际控制了西贡银行超过90%的股份。
  • 💰 空壳公司与虚假抵押: 张美兰建立了一千家空壳公司网络,利用廉价地皮虚高估价甚至重复抵押,向自己控制的西贡银行骗取贷款,将储户的钱非法挪用。
  • 🌍 巨额资金转移与现金藏匿: 张美兰非法挪用超过120亿美元,其中大量资金通过空壳公司转移至海外,甚至让司机从银行取出约40亿美元现金藏匿于自家地下室用于私人消费和贿赂。
  • 🤝 高息揽储与欺诈性债券: 西贡银行通过提供远高于其他银行的存款利率吸引储户,并发行欺诈性公司债券,从至少4.2万人手中筹集巨额资金,用于其非法活动。
  • 🚨 腐败网络与强大保护伞: 张美兰通过巨额贿赂打通关系,包括向越南国家银行监察局局长行贿520万美元现金,其背后更有前胡志明市市委书记、越南中央政治局委员黎青海作为强大保护伞。
  • 🎗️ 慈善伪装与公众形象: 张美兰积极参与慈善项目,如长期资助华文教育集团、疫情期间捐赠8000万美元,以此降低公众怀疑,维护其正面形象。
  • 🌪️ “烈火熔炉”反腐运动: 张美兰案是越南自2013年开始的“烈火熔炉”反腐运动的高潮和典型案例,该运动旨在整治严重的贪腐问题,为吸引外资创造更透明的环境。
  • 📉 美联储加息与房地产市场冲击: 2022年美联储加息导致外资撤离,胡志明市房价下跌四分之一,张美兰依赖地价上涨的金融游戏难以为继,最终导致其诈骗行为暴露。
  • ⚖️ 死刑判决与赎命条款: 张美兰被判处死刑,但判决书指出若能积极配合并赔偿案件后果的四分之三,可减为无期徒刑,目前她正紧张变卖资产以求保命。
  • 🐢 反腐副作用: 尽管反腐运动得到民众支持并吸引了外国直接投资,但也导致许多官员因怕担责而不敢做决定、不敢签字,使得越南许多项目推进缓慢。

#越南女首富 #张美兰案 #金融欺诈 #反腐运动 #西贡银行

思考

  1. 张美兰案的判决中提到“缴纳财产赔偿案件后果的四分之三”可减刑,这是否意味着越南的司法体系在处理经济犯罪时,更倾向于追回损失而非单纯惩罚?
  2. 视频中提到越南官员因反腐而“不敢做决定、不敢签字”,这是否会长期影响越南的经济发展效率和外资吸引力?越南政府将如何平衡反腐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跟几个行业大佬交流完带娃经验

01:48

7. 📝 跟几个行业大佬交流完带娃经验 (12次总结)

摘要

本视频作者与几位行业大佬交流了育儿经验,总结了高能量家庭培养孩子的三个共同特点,强调了父母的认同感、放手让孩子发展以及活在当下的重要性,并指出这些与家庭经济状况关系不大,关键在于家长的选择和心态。

亮点

  • 🤩 充分的认同感: 高能量家庭的父母是孩子的第一粉丝,不会习惯性挑剔孩子的毛病,而是认可孩子的每一个进步,帮助孩子建立“我能行”的信念,避免孩子因总是被否定而选择躺平。#认同感 #鼓励教育 #积极心态
  • 🚀 适度的放手: 高能量家庭不会过度控制孩子,而是允许孩子自由发展,即使孩子喜欢的事情看起来不靠谱,也要尊重孩子的选择,因为这正是孩子与众不同的地方,家长无法预测未来,不应替孩子规划人生。#放手 #自由发展 #尊重选择
  • 🧘 活在当下: 孩子天生活在当下,而大人常常为未来焦虑,焦虑会传染,导致孩子畏首畏尾。家长应该享受当下,不必过度担心未来,用积极的心态影响孩子。#活在当下 #积极心态 #减少焦虑
  • 👨‍👩‍👧‍👦 家庭氛围至关重要: 孩子的成长与家庭经济状况关系不大,关键在于家长的选择和心态。高能量家庭的父母能够为孩子提供积极的成长环境,帮助孩子建立自信和独立性。#家庭教育 #成长环境 #父母心态
  • 💡 孩子不是机器人: 要把孩子当成独立的个体,尊重他们的独特性,而不是试图把他们塑造成千篇一律的“机器人”。人和人之间最重要的就是不一样的地方。#尊重个体 #独特性 #个性发展

#育儿经验 #高能量家庭 #教育理念

思考

  1. 如何在实际生活中更好地给予孩子认同感,避免过度表扬导致孩子骄傲?
  2. 如何在放手让孩子自由发展的同时,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3. 家长自身如何调整心态,减少焦虑,从而为孩子营造一个积极健康的成长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