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键总结音视频内容

Attention is All you Need

摘要

本次讲座是复旦大学哲学学院举办的“中国当代哲学杰出学者系列讲座”赵汀阳教授系列的第一讲,主题为“思想的方法与算法”。赵教授首先阐述了哲学问题识别的困难,并提出从“视觉传统”和“听觉传统”的角度来区分哲学思想。他强调了方法论的重要性,区分了“方法”(methodology)和“办法”(approach),认为“方法”具有普适性,而“办法”则带有特殊性和价值观预设。赵教授还探讨了人类思维的通用方法,如逻辑、数学和还原论,并指出这些方法在解释“0到1”的问题(即基本假设的起源)时存在局限性。最后,他讨论了思想反思自身的问题,以及分类学在知识建构中的作用,并对中国思想的独特性进行了反思。

亮点

  • 💡 哲学问题的识别并非易事,传统的大问题或终极问题可能被认为是无意义的,而分析哲学则更注重问题的实际意义。#哲学问题 #分析哲学 #终极问题
  • 🧠 思想方法论可分为“方法”(methodology)和“办法”(approach),前者具有普适性,后者则带有特殊性和价值观预设,需要警惕自我解释的循环。#方法论 #普适性 #价值观
  • 🧮 逻辑、数学和还原论是人类思维的通用方法,但它们在解释基本假设的起源(“0到1”的问题)时存在局限性,这正是哲学需要关注和反思的领域。#逻辑 #数学 #还原论
  • 🤔 思想反思自身是哲学最困难的任务之一,需要找到合适的方法,而目前的方法仍然非常贫乏,这需要学界共同努力。#反思 #哲学方法 #自我认知
  • 🗣️ 语言是人类文明的基石,否定词的发明是语言大爆炸的基点,它使思想的对象从有限变为无限,并形成了语言的反思功能。#语言 #否定词 #思想起源
  • 📚 分类学是知识的基础,但分类的依据是否客观存在值得怀疑。中国思想以意向为基础,与西方以概念为本的思维方式不同,这使得中国思想具有含糊性和生长性。#分类学 #概念 #意向

思考

  1. 中国哲学如何摆脱学徒状态,建立具有自我主张的学术体系?
  2. 在人工智能时代,如何发展新的哲学方法,以应对技术带来的挑战?
  3. 如何理解和运用中国思想中以意向为基础的思维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