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键总结音视频内容

Attention is All you Need

摘要

本期视频嘉宾大嵩分享了他在河南高考的经历,他以全省前1%的成绩考入211大学,然而这段经历却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心理创伤。他揭示了河南“唯分数论”教育理念下高压、军事化的学习环境,以及老师和父母对成绩的极端看重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大嵩认为自己的童年需要用一生来治愈,并反思了不同地区教育模式的差异。如今,他选择远赴山区支教,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更多孩子拥有一个值得怀念的青春,不再重蹈他的覆辙。

亮点

  • 📚 大嵩在2019年河南高考中,以全省105万考生中排名前1万多名的成绩,位列前1%,但他认为这三年付出了“半条命”。
  • 💔 尽管成绩优异,大嵩在高中,特别是高三,却长期处于班级倒数,甚至因为成绩差而受到老师的歧视和区别对待,这给他留下了极大的心理创伤。
  • 🗣️ 他回忆起老师双重标准对待学生,对成绩好的学生言听计从,而对他的合理建议却置若罔闻,这让他感到极度不公和被伤害。
  • 😔 高考的阴影至今仍笼罩着他,每年五月底六月初,他的情绪都会异常低落,甚至会做噩梦,仿佛那段黑暗的经历就在昨天。
  • 👨‍👩‍👧‍👦 高考成绩出来后,他的父母为此争吵了四五天,互相指责对方“毁了孩子”,并把所有责任归咎于他,让他不敢回家。
  • 🏠 他形容自己的家像战场一样,父母无休止的争吵和指责让他痛苦不堪,甚至不敢回家。
  • 🏫 父母在报志愿时完全替他做主,花费数千元请专家,最终选择了上海大学,他对此没有任何发言权。
  • 🌍 大嵩发现,与河南学生将高中视为“地狱”不同,北京、上海以及云贵等地的学生普遍怀念高中生活,这让他开始反思地域教育模式的差异。
  • 💡 他认为河南的教育是“只要学不死就往死里学”的军事化高压模式,而大城市的教育则更注重综合素质和兴趣培养。
  • 🏃‍♂️ 他指出,大城市的孩子在高中阶段就能接受系统的艺术和体育训练,拥有更强的综合素质和发展后劲。
  • ⚖️ 大嵩认为,虽然从录取率百分比看,大城市学生进入名校的比例更高似乎不公平,但从国家选拔综合素质人才的角度看,这又是合理的。
  • 🎓 他在大学毕业后选择远赴贵州遵义山区支教,目前教授二年级数学,并负责学校行政工作,未来计划攻读教育学博士。
  • 💖 尽管从事教育行业收入远低于他本专业(机械工程)的收入,但他认为自己的志向不在此,希望通过自己的微薄力量改变教育现状。
  • ☔ 他表示自己是“淋过雨的孩子”,不希望更多孩子重蹈覆辙,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孩子们拥有一个值得怀念的青春。

#河南高考 #教育反思 #山区支教 #童年创伤 #唯分数论

思考

  1. 河南这种“唯分数论”和高压教育模式,除了给学生带来心理创伤外,是否也存在一些积极的方面,例如培养了学生的抗压能力或坚韧不拔的品质?
  2. 大嵩在大学期间“摆烂”的学习状态,是否会影响他未来在教育学领域深造和实践的效果?他将如何平衡自己的学术追求和支教工作?
  3. 视频中提到大城市学生综合素质更高,那么对于河南等教育资源相对匮乏地区的学生,除了逃离家乡,还有哪些途径可以提升综合素质,以适应未来社会对人才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