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键总结音视频内容
Attention is All you Need
华夏文明最古老的修仙指南
华夏文明从 remote 的过去就开始崇尚修仙,但是由于看不懂它的真实含义,许多人只把它当成了普通的医书。很多人认为道家只是一种思想,而道教才是真的修行。但是,这是对道家文化和对华夏文明的根本上的错误理解。
因为早在道教还没有出现之前,我们的华夏先祖就已经开始修行了。更准确的说是开始修习仙道了。那他们修的是什么呢?为什么说是仙道呢?因为他们的目标就是与天地同寿,与日月齐辉。
我们一定要明白,华夏文明的先祖可不是一群穿着皮槽的野蛮人。因为早在比皇帝还要更古老的时代,华夏先民就开始求真,并且将求真的过程称之为修真。
那些已经掌握宇宙自然真理,获得生命自由的人,则被称之为真人。实际上,华夏文明的修真文化最早可以追溯到超远古时期,并且是有历史依据的。其答案就藏在人类最古老的医学典籍《皇帝内经》之中。
<details> <summary>皇帝内经 - 最古老的修真密码</summary>通常我们把道家又称作为皇老之术,道家思想的源头不仅仅只是老子的思想,还包括了皇帝所有的学术在内。那么皇帝内经只是单纯的医学典籍吗?其实不然。因为其中还隐藏着最古老的道家先道修真密码。
</details>皇帝内经分为素问和灵书,其中素问通篇几乎都是皇帝和他的寿业恩师齐伯以一问一答的形式展开的。
开篇就叫上古天真论,其中天真一词意味深长,体现出了我们前面所讲的上古先民天然求真的朴素思想。
上古之人其之道者,法于阴阳何于数数,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忘坐牢,故能行女神聚,而尽忠其天年,度百岁乃去。
这句话我们就可以看出,实际上早在皇帝之前的上古之人就已经知道了那他们又是如何知道的呢?当然就是通过修行修真了。
所以齐伯随后又说,法于阴阳和于数数,想必听过诉说道德经的同学都不难理解。所谓阴阳束束,其实就是天地日月以及节气时令的变化。它的本质核心就是效法遵从,并且懂得运用后世老子口中的道法自然。
我们要明白,法的本质就是遵从道法自然,而束的本质则是利用道法自然。这其实就是太古华夏先民的修行方法。
随后西伯又说,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忘坐牢,这句话放在现在看来其实也是很通俗的了。我们直接就说最重要的这一段,故能行与神聚。
这里所谓的形也就是指我们这个人的身体形体,而神呢则是指道家修行最核心的精气神。你看这不就是道家的修行了吗?
齐伯说,太古时期,人们遵从道法自然,并且利用道法自然,所以人们能够行神兼备,并且能够把寿命豁到头,到一百多岁才死去。
这段话如果不解其意,乍看之下也没有什么。但是,而尽忠其天年,度百岁乃去仍然是蕴含了巨大的天际。
我们还记得皇帝问的是,于文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为什么上古之人都能活一百多岁,并且仍然能够心动自如。而齐伯的回答是,而近中齐天年度百岁乃去。
皇帝和齐伯透露出了上古之人都能把寿命活满,活到头活到死。这可不是说病病殃殃的低质量生存,而是完全健康的活到这个皮囊的极限。是真正的寿终正寝。
再说透彻一点,就是太古的华夏先民,他们不仅能够活满身体的极限,而且还是高质量的没有任何的病痛。
关于人体的使用极限,苏甫曾在入定的最高境界一期讲过,其实就是人体器官的使用寿命。就像汽车或者电子产品零部件一样,都有一个使用过程中的衰减老化损坏。
皇帝和齐伯使用接这个字眼就已经体现出了一个真相,早在太古时代,华夏文明可谓是人人都在修行修道。修真是每个华夏先民的追求。
包括后面皇帝将修道者分成了四个不同的层次,那就是真 智、圣、贤。而今天我们要聊的,就是这个其中最高的层次,真人境界究竟是如何修行的呢?
<details> <summary>真人境界的修行</summary>皇帝说,语文上古有真人者,提切天地,把握阴阳,呼吸精气,独立守神,肌肉若一,故能受避天地,无有中时,此其道生。
通常来说,我们该如何去理解这段话呢?皇帝说自己听闻,在上古时代,有修道者被称之为真人,他们能够掌握天地的变化,把握阴阳的规律,他们可以调节呼吸获取精气。
我们粗看之下,这似乎就只是对真人的境界做出了一个介绍罢了。但实际上这其中更是蕴含了修真的指南。
</details>皇帝内经是华夏医学宝典不假,但是更是修道的理论纲要。而皇帝外经则是实修的方法。
那么任何修行其实都一样,方法永远是根据理论纲要应运而生的。所以即便外经暂时的遗失,只要理论还在就不难窥见其真意。
那么我们回到内经本身,首先来看这句提一切天地,其中的提者切也,切者提也,那么这样看来,这两个字说来说去不就都是一个意思吗?为什么还要分成两个字呢?
如果我们从转体去看这两个字,就不难发现,提字的手在左边,而切字的手在下边。所以说提一切,虽然都是指食物,但食物的状态却截然不同。提为拉拽,在这里实际上是指将地提拉起来,而切为托举,意指将天衬托在手中。
那这个真人岂不是太厉害了吗,能拉着地举着天,真乃顶天立地之人也。但实际上皇帝所透露出的,其实是一种修道的状态,向上托天,向下提地。
素普在之前分享过,素门玄一身经法,大家如果有练过,便可以通过其中的第一试与第二试,去感受一下什么叫做提切天地。所谓的提切天地,实则就是意指,人在天地之间的舒展状态。
接下来我们再看,把握阴阳呼吸精气,把握阴阳其实很好理解,道体所生的世间万物,都有阴阳这一体两面,人当然也不例外。很多时候人生不能长久,被病痛产生的根源,都是因为阴阳失衡。
所以想要阴阳顺畅的相互化身,转换,最终达至完全平衡,就必须彻底放弃一切人为的干预。这也就是我们在《诉说道德经》天篇所讲过的,以其不自身,故能长生的道理。
我们知道,这个世界上,没有真正的永动机,因为利益的作用,始终存在损耗,直到损耗殆尽,人的生命也就会终止。所以修正的意义,真人的境界,就在于让阴阳,互换的损耗归零,把人体修成一个真正的永动机。
这有可能吗?其中的关键就在于后面这句话,呼吸精气。如果人能在一呼一吸之间,去移精变气,那么人体自然就能够主动的去平衡阴阳,也就不再需要劳心费神。
这样一来身体就不损耗了,精神同样也就不损耗了。那么身体和心神是不是就都安宁了呢?这实际上就是后世道家修行人,所主张的胎息屁股的境界。
人不再摄入饮食,去破坏身体的阴阳五行,通过摄取自然中的先天之气,去主动平衡身体阴阳,就如同人体与自然,合二为一,完全顺应日月时令节气,与道合一了。
最后我们再来看这句,独立守神,肌肉若依。所谓的独立守神,其背后的深意是指,人要独立于这天地之间,也就是我们前面讲的,不再依靠任何外物的摄取去生存,让人体形成一个独立平衡的循环体系。
这也是达至胎兮,屁股状态的真正意义所在。身无挂碍则心无所动。我们的宿门吐纳法,便是根据皇帝内经的这一修道修真的性命双修的核心宗旨,应运而生的。
那么肌肉若伊呢,这其实就是我们在宿门玄一身经法中所讲过的,皮肉互为阳中之阴阳,而筋骨互为阴中之阴阳。当筋骨皮肉之间的阴阳合合时,人全身的经脉气血自会通行的顺畅无阻。
这便是我们依据皇帝内经为宗旨而生的祖门玄医神经法。那么当达到胎兮屁股,不靠摄取外物,经脉气血畅通,与实令节气相合,此时人的身体便能真正的达到,与道合一,与道法自然之万物合一的状态。
那么当人达到这个状态后会发生什么呢?这便是皇帝最后所说的,故能受彼天地无有中时,此其道生。修道至此便是真人,他的寿命和天地一样,永不衰败,没有终结之日。
这里最关键的,也就是最后一句,此其道身。我们前面解释过这句话,是说这才是道体赋予生命的真谛。其实背后还有一个更深层的含义,是告诉世人,道身其实也就是道身万物。
这是一个往复轮回深深不息,永无休止的过程。所以道身万物实则就是道法自然的永动机,而人归于道法自然,与道合一修成真人,也就可以和道体一样永生不灭。
那这个皮囊呢,皮囊的使用寿命,难道也能不管不顾了吗?既为真人,心神定自然,葬腹从四始,皮囊若日月,今古成天地。
这四句便是素门天仙的至高境界,更是原始道家修行的真谛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