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键总结音视频内容

Attention is All you Need


信仰铸就不朽的丰碑——遵义红军烈士陵园

大家好,欢迎收听成都信息工程大学讲师魏克堂的讲座。我是冉丽娜女士。今天我要讲述红军烈士陵园的故事。

红军烈士陵园的建筑

红军烈士陵园位于遵义的小龙山,是为了纪念在遵义会战中牺牲的红军烈士而建立的。在进入灵园之前,有一条长达316级台阶的石头街道,直接通往湘江河畔的灵园。站在石街下,你可以看到一个宏伟的纪念碑。走进灵园的大门,沿着石街上升,在灵园顶部的平台上,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宏伟的红军纪念碑。纪念碑上面写着邓小平同志的题词“红军烈士永垂不朽”,整个纪念碑高30米,底部宽6米,顶部宽2米。碑顶是一个5米高的镰刀和锤子标志,在阳光下闪闪发光。碑的外围是一个直径20米、高2.7米的大圆环,距离地面2米。圆环上有28颗闪亮的心,象征着中国共产党28年来为夺取国家政权所付出的艰辛努力。内环由四组汉白玉石雕成,内容分别是乌江之力、人民银红军的威严、娄山关大捷和四渡赤水。除了大内环,还有四座高五米的红军帽子,帽子是用紫色华岗岩制成的。东南方向是红军指挥,西南方向是年轻的红军,东北方向是红卫兵,西北方向是女红军,寓意红军处处都在危险之中。

红军烈士陵园的故事

在红军山上还有一座美丽的雕塑,描绘了一位年轻的红军女卫生员,正在温柔地喂养一个孩子。这其中蕴含着红色菩萨的感人故事。1935年春天,中央红军从贵州遵义经过。当时当地没有医治伤员的条件,红三军团五师三团十三连的卫生员小红,一位广西白族卫生员,为当地人治病。小红在当地治病时,受到了当地人的爱戴和尊敬。后来,人们将小红视为红色菩萨。1953年,遵义市人民政府建立红军烈士陵园,将小红的坟墓移入纪念馆。为了方便人们膜拜这位深受爱戴的红军卫生员,人们制作了一尊青铜雕像并放置在坟墓前。因为卫生员一直被称为小红,后来人们误以为是女性,所以青铜雕像成了女性形象。直到1965年,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校长老红军、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部长钟友晃带领重庆学生来到遵义。在听到小红的故事后,他回忆起自己在红军五师三团十三连当军医的时光,揭示了小红的真实身份。经过多次核实,最终确认小红的真实身份是男性党员龙思权。人们对他的热爱之情,每次来膜拜雕像都会触摸他的脚,现在雕像的脚已经变得非常光滑。

信仰的力量

红军的信仰是他们不朽的精神财富,也是我们新时代青年人的榜样。我们要坚定信仰,不忘初心,继续书写社会主义新篇章。信仰的力量是无穷的,我们纪念红军长征,是为了找到我们的初心,用初心激发内心的潜能,丰富前进的动力。反战时期的革命先辈用生命诠释了信仰的含义。信仰或许是自立自强和革命之花的土壤,是让星星之火燃烧不息的燃料,是不屈不挠取得胜利的根基。从红军长征途中牺牲的卫生员龙思权,到备受人们爱戴和祈福的小红,追求信仰的人也会化作信仰。让我们铭记历史,感悟红军精神,感受信仰的力量。